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程序指引
1. 目的
本文件旨在描述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的工作结构,及详细列出进行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计划所涉及的程序。
2. 范围
本文件的对象是那些会采用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进行系统发展的人士。
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程序指引的内容结构,是根据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的阶段区分的。这套方法包括需求规划、用户设计、快速制作及过渡等四个阶段。本文件就应用系统快速发展阶段的每项工作,提供了以下资料:
|
- | 执行工作的目的; |
|
- | 工作的一般描述; |
|
- | 参考文件; |
|
- | 可能产生的成品一览表; |
|
- | 如适用,提供完成的工作指引; |
|
- | 适用的技巧一览表; |
|
- | 可能涉及的职责一览表;及 |
|
- | 以图示表示所涉及的细分工作项目。 |
为方便参考起见,现摘录部分文件内容,在以下各部分加以概述。
3. 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概览
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是一个发展生命周期,它比传统的生命周期更能加速系统发展及提高系统品质。它的设计是可使用功能强大的发展软件,如电脑辅助软件工程工具、原型开发工具及编码产生器。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及递增式的发展方法。用户积极的参与、互相协调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测试是融合在整个系统发展周期当中以便系统发展人员和用户进行渐进式的测试及复检。
应用系统快速发展法的主要目的是:
- 高速度;
- 高品质;及
- 低成本。
应用系统快速发展的生命周期由四个阶段构成:
- 需求规划;
- 用户设计;
- 快速制作;及
- 过渡。
3.1 需求规划
需求规划阶段的目的是
- 就影响发展及最后运作的业务问题确立一般的了解;
- 熟习现有的系统及;
- 认定拟议应用系统将会支援的业务过程。
需求规划阶段由业务及资讯系统管理层之间举行的会议或一连串的会议展开。这些会议建立了相互之间对发展计划的目的了解,尤其是有关系统的,从而展开了发展过程。
业务行政人员、用户及资讯系统专业人员参与联合需求规划工作坊;工作坊会按着一套结构紧密的步骤进行。在这个阶段内,发展系统范围的大纲及定义。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
(a) 研究现时情况
这项工作是透过研究现时情况,展开拟议系统需求规划阶段。在初步讨论时所发展的资讯,为这项研究厘定了出发点。进行这项研究,是为在联合需求规划工作坊的需求定义作出准备。透过研究现有系统及电脑辅助软件工程资源库内的资讯,以及透过研究类似系统以检视任何可再用的结构,计划推行小组成员可熟习现时情况。
(b) 界定需求
这项工作会发展拟议系统的系统范围模式及大纲。系统的功能是以业务过程及系统将会支援的数据表示。影响以后发展及过渡活动的管理事宜亦会加以确定。
这项工作的成品会经由一连串的联合需求规划工作坊完成。参与这些工作坊的人包括将会受拟议系统运作直接影响的业务范围内的管理人员。
(c) 最后拟备需求
在这项工作内,拟议系统的范围正式被记录,并对推行系统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作出预算,有时,成本和时间在计划开始时已经被限定了,在此情况之下,范围一定要被清楚界定,以便计划仍可在先前所限定的成本和时间之内执行,继而获取批准去执行贯彻该计划的工作。
3.2 用户设计
用户设计阶段的目的是
- 详细分析与拟议系统范围有关的业务活动;
- 详细分析与拟议系统范围有关的业务数据;
- 以将会组成系统的自动化及人手操作功能发展系统结构;
- 为最重要的自动化功能拟议屏幕设计;
- 选取适合的系统制作方法;
- 拟备工作计划,界定系统过渡的所需步骤、执行这些步骤所需的工作及用以完成这些步骤的计划表。
用户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系统范围模式、系统设计大纲及推行规划。参与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的用户进行与这个阶段有关的分析及设计工作。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
(a) 制定详细的系统范围模式
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举办的目的是完成与拟议系统有关的业务活动及数据的分析,以及详细的系统范围模式。详细的系统范围模式一经完成,便可改良工作范围,以确保重要的功能可于所需的时间内交付。
(b) 发展系统设计大纲
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的参加者使用经完成及确认的系统范围模式发展系统设计大纲。设计大纲完成之后,程序(一连串的功能)与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被确定,即是每个功能的数据使用情况会被界定。这项工作的成品包括系统所需的功能、将会辑纳在系统设计内的可再使用的设计元件、系统结构及将会受到系统支援的重要屏幕及报告的暂时性设计。
(c) 改良系统设计
从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所定出的设计,由是计划推行小组成员及用户设计小组进行检讨。分析及设计的一致性会透过相互分析及原型开发技巧加以确认。利用相互分析,所有遗漏及多余的功能(没有使用数据)和数据(没有被任何功能所使用)都会被确认出来。详细的系统范围模式及系统设计大纲的完整性会被核实,当不一致的情况解决之后,屏幕的原型便会被发展出来及向用户展示,以方便用户进行复检及修订,其后会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之清单作出调整。
(d) 拟备推行策略
发展推行系统的计划。在检讨系统的设计后选取推行方法。为了加快交付,可采用并行发展及时间盒管理技巧。该推行计划需列出所有为发展系统及转变该系统以符合操作用途的所有工作。厘定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预算,及把各项预算摘录为整个计划的成本预算。
(e) 最后拟定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大纲及推行计划须作最后的拟定。通常会为此举办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工作坊参加者根据本身检讨原型的经验,提出系统改进建议,及进一步研究系统需求。除了那些对系统设计没有影响的事宜如文化事宜等之外,对其他尚未解决的设计事宜进行讨论及解决。系统的推行计划会提交及讨论,以协助工作坊参加者指出计划的任何尚未预计的问题或不恰当的假设。
(f) 为制作取得批准
最后的联合应用系统设计工作坊所得的结果,会辑纳在系统设计及推行计划内,并会取进入快速制作推行阶段的许可。
3.3 快速制作
快速制作阶段的目的是
- 完成拟议系统的详细设计;
- 制定及测试推行拟议系统的软件;
- 制定一个操作情况属于可接受的系统;
- 编制操作拟议应用系统所需的文件;
- 设计、发展及测试所需的过渡软件,及
- 执行准备把系统改变作生产状态的所需步骤。
在用户设计阶段内最初描述的拟议系统的设计,会在快速制作阶段内完成,及推行该设计的应用系统软件会加以发展和测试。这阶段亦执行准备把系统过渡至生产状态的工作。
快速制作阶段的工作是:
(a) 为快速制作做准备
发展环境会作最后的拟备,包括工作站和系统发展人员所需的工作空间,及电脑辅助软件工程工具。此外,数据库是根据在用户设计阶段发展的初步数据结构而设计。
最后,会完成系统的测试策略,及展开购买系统于制作后用以进行运作的所需设施。
(b) 制作系统
根据日后的用户需求,完成详细界定每个功能的设计。发展及测试推行自动化功能的软件。
(c) 产生测试数据及系统文件
这项工作是发展所需的测试数据,有关数据可核实系统的运作能力。这些数据会在综合、系统及验收测试时使用。编制文件以解释用户及电脑操作人员如何操作系统。
(d) 为过渡作准备
在这项目内的工作,是为应用系统在其后改作生产状态作准备。这些工作包括:
- 就过渡工作拟备详细的工作计划,及应付经改变的应用系统可能出现误差的应变计划;
- 为把数据从现有形式转换成应用系统使用的形式,发展所需的软件;
- 发展过渡程序及安排;
- 拟备用户培训计划及培训材料;及
- 解决因采用新应用系统后与组织有关的事宜。
(e) 核实系统制作
系统必须通过一连串测试,确保系统的每个组成部份及整个系统按着用户的需求运作。
3.4 过渡
过渡阶段的目的是
- 在对正常的业务运作造成最少的干扰下,安装系统以进行生产运作;
- 把用以支援目标业务活动的系统的效率提升至最大;及
- 认定日后可作出的改善。
在快速制作阶段发展的系统在过渡阶段时已可进行运作。这时,系统发展人员拟备新系统的现有数据,及训练用户操作新的应用系统。他们亦提供支援,以便解决应用系统开始运作后立即出现的任何问题。
过渡阶段的工作是:
(a) 进行用户培训
举办培训研习班,教导新系统日后的用户如何操作系统。培训会在应用系统投入生产前完成。培训研习班是根据在快速制作阶段内发展的材料,及依照在该阶段内发展的培训计划进行。假如大量用户须接受培训,或须进行长时期的培训,培训计划可包括导师培训课程。
(b) 数据转换
新系统运作所需的数据会由现有的数据源转换为新系统可识别的格式。经转换的数据接着会载入与系统有关的数据结构。
(c) 安装生产系统
在生产环境内系统开始运作的所需步骤,会在这项工作内执行。硬件及系统软件配置所需作出的调整会在这时完成,操作系统的操作人员会获得操作指示,而软件库会载入应用系统软件的生产版本。
(d) 验收系统安装
若新系统在指定的期间内运作时,符合经界定的执行上的容差、失误及可用性,安装便会视为成功及获得验收。验收是根据用户、生产/操作人员、支援人员及资讯管理组织之间,就进度表、程序、价格政策、保用条款、软件及系统文件各方面所定的协议衡量。